减少投资一千元 多打小麦上万斤,张全珠夫妇逢人便夸“家家配”
2011-12-01
渭南市临渭区官道乡西屯村张全珠、余碧华夫妇,去年在承包的28亩土地上首次使用德龙公司的“肥料家家配”,就获得了大丰收,今年共收获小麦32000斤,比去年增产了13000斤;平均亩产也比同村的“好地”高出了300斤。这让张全珠、余碧华夫妻俩欣喜不已,平时为人低调的老两口现在却逢人便夸“家家配”。
十几年前,张全珠夫妇承包了生产队废弃的砖瓦窑、芦苇壕,费了很大力气才把这些“烂地”平整为粮田,但由于这些地要么是盐碱地,要么没有活土层,加之分为5片,周围树多,影响光照,一年年地增加化肥用量,庄稼老是长不好,去年才打了19000斤小麦,平均亩产不到700斤,钱没少花,经济效益却没法和周围的好地相比。
去年种麦的时候,张全珠夫妇按照德龙公司专家和当地经销商的配方施肥,压缩了化肥用量,增施德龙公司的生物菌肥——肥料家家配。把化肥和“家家配”的投资加在一起,总投资还比前年节省了2000元(扣除化肥价格因素实际节省了1000多元),小麦长势却比原来任何一年都好。余碧华说,他们村小麦播种量一般为每亩25斤,他们才播了18斤。刚出苗时还看不出和周围的区别,可等到春节后再去看,就大不一样了,麦长得“黑恶黑恶的”,几十亩小麦几乎找不出几片黄叶、干叶,比周围下籽量25斤的田块还要稠得多。
西安德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渭南办事处主任刘天发,向张全珠夫妇分析了“家家配”使小麦增产的原理:一是家家配改良了盐碱化土壤;二是增加了土壤中有益微生物数量,活化了土壤;三是提高了化肥利用率;四是刺激小麦根系发育,根好苗才好。
推荐
-
-
QQ空间
-
新浪微博
-
人人网
-
豆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