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食品安全,从土壤改良开始”系列谈之五:土壤改良,生物有机肥四两拨千斤

2025-03-08

目前,土壤改良已经成为热门话题,农资企业都在往这个风口上挤,并且都会众口一词推荐有机肥。诚然,有机肥是改良土壤的重要生产资料,但动辄一亩要用到十几二十吨的有机肥,对大果园来说是一笔不少的投资,特别是对目前效益不好的果园,更是难以承受。


我们可以换个思路,用生物有机肥替代有机肥,四两拨千斤。

土壤最大的污染问题是土传病害,土传病害导致根系病害,影响根系的吸收功能,进而引起黄化、小叶、早期落叶等。吸收能力变差又影响树势,带来腐烂病。


有机肥改良土壤、预防土传病害的作用机理,是通过大量有机肥施入土壤,给土著菌提供营养,找回土壤菌群平衡,用有益菌拮抗有害菌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有机肥的作用是间接的,是通过有益菌表现的,这个过程当然比较漫长。


如果把工业化培养的有益菌和有机质结合生产出生物有机肥,直接施入土壤,有益菌群的优势就会更加明显,数量就会更加庞大,作用也会更加直接。

这里有一个技术问题,就是对土壤而言,外来的功能菌接种到不同地域、不同作物根际,怎样保证存活率?


德龙菌肥30年,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生产和应用技术,其中一项核心技术就是把功能菌在不同土壤环境中进行驯化,提高菌种的适应能力。

因此,从最南端的海南到大西北的新疆、大东北的黑龙江、大西南的云南,跨越不同地域的土壤类型,都在使用德龙12菌改良土壤、消除土传病害。


在陕西周边,一亩果园用到半吨到一吨12菌生物有机肥,效果超出5-10方普通有机肥,而且省时省力;在山东寿光,用德龙12菌1:10挑战稻壳粪,各种大棚菜在各个生育期表现都很好;新疆阿克苏销售德龙12菌13年,有效解决阿克苏糖心苹果土传病害问题;在辽宁,德龙12菌更是推广达28年,农资推广史上绝无仅有;还有云南花卉,广西沃柑、火龙果等作物,使用德龙12菌后土传病害明显减轻,经济效益大大提高。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。


ce67e9e9beaea5fbcfa821bdb6a03ad.png

推荐

  • QQ空间

  • 新浪微博

  • 人人网

  • 豆瓣

取消
技术支持: 无限互联